成都市新都区搭建高能级共享服务平台 形成企业离不开的竞争力
作者:杏彩体育官方地址>    发布时间:2024-09-17 03:55:04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秉持产业公地理念,深化“链主+平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区属国企撬动作用,联合航空工业成飞、中国航发涡轮院等链主企业打造高能级生产共享平台、科创共享平台、要素共享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生态型服务保障,既形成了企业离不开的竞争力,也构筑起航空产业建圈强链的独占优势。

  一、聚焦链主引领,搭建生产共享平台。一是变企业自建为政府投建。发挥政府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区政府与航空工业成飞签订“四中心”项目协议,采取“链主提需求、政府做规划、国企硬投入”模式,投资20亿元建设面积8万平方米的航空核心技术工艺“四中心”(热表处理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产品交付中心、智能物料中心),大幅降低了企业重资产设施设备建设和管理成本,让企业聚力核心业务和配套能力提升。二是变分散供应为集享。针对链主企业提高外部配套率、缩短配套周期等核心需求,将过去天南海北分散供应的工艺工序集中到“四中心”共享供应,有效保障入园企业在园区内完成上下游工序协作,形成运营主体信息共享、生产计划统一调度、配套协作便捷高效的供应链运营模式,构建起“1小时”全链条配套圈。三是变粗放运营为专业运营。区属国企自持“四中心”资产,与航空工业成飞合作孵化专业运营公司,实施专业、扁平、高效的管理模式,为入园企业提供零部件热处理、表面处理和渗透、超声、射线、磁粉等检验检测以及原材料和零件仓储、上下游物流等服务,推动入园企业从零部件工序加工向完整产品交付转变,全面提升入园企业生产能级和参与外协配套的积极性。

  二、聚焦技术攻坚,拓展科创共享平台。一是构建开放合作生态。紧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型号研制,携手中国航发涡轮院共建航空发动机科创中心,将部分急需攻关、可开放外协的技术难题对外“发题”,整合研究机构、高校、行业合作伙伴等外部多元创新资源,加快在核心技术攻关上率先突破并协同航空企业就地就近转化。目前,航空发动机科创中心集聚包括3个院士团队在内的高能级科研团队59家、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带动提升了新都航空企业自主研发的整体水平。二是推动“线下+云上”协同创新。坚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大范围跨界协同”,依托航空发动机科创中心打造“涡创”云平台,入驻团队超130家,集聚专业人才293人,推动区内创新团队和经营主体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展科创资源链接。三是优化平台供给方式。围绕航空制造对高端精密数控机床、智能制造工艺、国产自主可控等方面需求,与成都市科技局、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三方发起设立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全省唯一试点成功登记设立为事业单位,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走在前列,有效破解创新平台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学研黏性不强等问题,助力区内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方面精进突破。

  三、聚焦产业生态,做优要素共享平台。一是靶向牵引打造人才资源平台。着力构建“高级技工培养—生产技能实训—生产工艺研发”人才协同体系,加快建设万人级航空产教园区,“订单式”为园区企业培养输送航空高技能人才;支持航空企业“带指标、带政策”引才,在全省全市率先实施“赋权积分+动态进阶”人才评价改革,目前共认定指标到企人才6000余名,引育“大国工匠培育对象”1名、四川工匠8名、成都工匠195名。二是国企撬动打造投融资平台。坚持创新创业创投联动,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区属国企联合川发展、市产投等组建多支航空产业基金、撬动资本超200亿元,累计投资优质项目50余个,牵引落地重大项目10个,帮助企业走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效率低”困局。三是量身定制打造载体平台。着眼破解传统工业用地供给模式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弹性调整困难等问题,由区属国企统一建设超百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全部自持、集中供给,推动“供土地”向“供厂房”转变,企业拎包入住、轻装上阵,专注技术革新和市场开拓,投产周期压缩至1年以内,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近5倍;用足用活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投资10亿元建设全市首个M0高品质航空科创中心,全方位满足企业生产、研发和办公需求,形成产业立体发展新局面。

  一是企业成长快。共享平台降低了企业投入、提升了企业研发水平、畅通了供需对接,促进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取得更大发展,涵道科技等20余家航空企业突破固有供应链限制、实现参与大飞机生产任务。

  二是技术突破快。通过共建高能级科创平台,构建起军民协同技术攻关体系,50项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被纳入重点型号运用,14项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形成了军工总体单位赢技术众筹、参与企业和团队赢应用场景、地方政府赢产业发展的生动格局。

  三是产业发展快。航空“四中心”实现了核心技术工艺集约共享,大幅缩短了航空零部件交付周期,推动形成了原材料采购、部件制造、检验检测、产品交付“一条龙”园区发展格局,有力保障了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重点型号产能快速上量。目前,园区集聚优质配套企业80余家,企业生产效率较入园前提升50%以上;2023年园区年产飞机结构件、管路系统、飞机蒙皮等关键零部件超106万件、产值超100亿元,航空大部件产业集群上榜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新华网重庆频道
下一篇:四百多个车位竣工却闲置上海曙光医院东院“停车难”症结何在?